搜索
首页 > 名师风采 > 正文
在理想课堂构建中追求教育幸福生活——读《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有感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1-04 09:09:02    浏览量:


德阳市中江县城西中学 胡章翠


  这个冬天,因为共读陈大伟教授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而暖阳四溢。共读的一个月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一起打卡、线上交流,每天都收获着共读幸福教育的美好,共享理想课堂的滋养。

  全书的八讲内容分别为《建设理想课堂,追求幸福人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追求和实现教学内容的意义》《让教学内容更有结构》《完整地认识和理解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实践问题讨论》《改善教学评价和不断进行专业反思》。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感悟理想课堂与个人幸福人生紧密相关;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教师教育的基点;教师幸福教育的学生才有更多可能的幸福;教学内容应该是赋能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载体;教学内容是有层次和内在的结构的整体 ;有效教学应有的内在要求;有效教学的实践问题是值得持续探究的;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需要教师培养积极的自我反思能力。

  理想课堂催生润泽生命的教室的诞生。陈大伟教授告诉我们,新课改应该坚持“建设理想课堂,追求幸福人生”的课堂改革目标和愿景。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校和教师要用好的课程育人,去引导学生走向更好的自己。教师本身作为一种教育课程,要带领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走进“润泽生命的教室”,实现师生共同幸福,携手共享理想课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理想课堂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幸福生活做铺垫。

  理想课堂关注适切学生的课堂底色的问题。当下美好快乐的生活是未来幸福的基础,教师可以从改善自我微表情、充满关爱的话语、适当的问题设置、奖励机制等多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度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通过理智的活动,激发“最近发展区”唤醒内驱力,爱上课堂,在享受课堂中,爱上成长。

  理想课堂促进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和互相关怀的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输出爱时,应坚守尊重的底线、用更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从接纳开始、传递学生能理解和愿意接纳的爱。建设理想课堂,首先看见学生、考虑学生、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接纳和理解中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理想课堂帮助教师找到通往追求和享受生活幸福的道路。书中刷新我对教育生涯的幸福认知,教师幸福是一种权利和义务,教师幸福是一种能力,没有能力就没有幸福。向光而行,才能向阳而生,教师自身的幸福是教师教育幸福传递的基础。教师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在实现个人价值时,拉长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期待,拥抱幸福、创造幸福。在胜任自己的工作时,也赢得更多的他人肯定与赞许、信任与喜爱,再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生活、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教师幸福会让自己的家人、同事和学生更幸福。

  理想教育需要统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学相长关系。理想主义是一种始终对现实缺陷感到不满并渴望更为美好的未来的态度和追求,英雄主义是为了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在现实的种种局限中的不屈和抗争的行动与努力。教育寄托人类理想,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人类的未来一代,教育需要理想。教育要实现人类理想,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教育理想,我们就需要英雄主义,不断坚守和努力,坚持“能拯救”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涵养教师自我的英雄主义气质和精神。

  理想课堂需要教师学会择宜的艺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更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选择,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就是选择合适的“种子”。种子意味着教育方向,因此,教师面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定要怀有敬畏之心,教学过程中不能违背人类伦理的幸福和公正原则,切忌以偏概全、为论证而有失偏颇。教材的使用、教学素材生活化问题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教育活动的目标达成、学生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等的培养都是值得教师研读教材下苦功夫的落脚点。教学的意义在幸福,教师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关乎生存、关乎生活、关乎生命的教学内容,找到自我生长的方向和意义。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见证静待花开的美好,怀揣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教育情怀。

  理想课堂的开放教学带来教师成长和教学创造的幸福。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付出,也是收获,教学能够滋养教师的精气神,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要求教师要知人论世地研究教材,这与生活化情景设置,与学生的“三生”教育目的一脉相承。我们需要在课堂中传递真善美,也需要教导学生学做真人!教师也要在教学反思中重新认识教材,多反思可以不断修正和更新知识,也能以开放式的主动行为模式,在边实践边总结中找到更好的通向教育幸福的途径。

  ……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说道:“幸福是教育的本质”。阅读完陈大伟教授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更感教育的本质是幸福的生命状态,也启迪教师要在构建理想课堂中去追求教育幸福,教师要立足自我教育教学胜任力,获得更多的教育幸福。教师要想获得自我职业的长久的教育幸福,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教育假设、家校协同育人的沟通、教育研究、教育反思等多种能力。愿我们如陈教授所期待的一样:“教师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培养自己,实现自我教育生长,也用足够多的正能量和睿智去滋养学生”。

  在余生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心教书、用情育人,用爱浇灌每个教学日常,用智慧培育每个生命个体,努力成为一名像陈教授期待般的追求教育幸福生活的教师,在深耕自己的专业成长中,也赋能学生身心成长,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简介:中江县城西中学党支部委员、道德与法治教师。“抱团取暖”成长共同体第二届学员、第三届学员、第四届学员,袁成名师工作室学员。德阳市中江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德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年度“好老师”,中江县“优秀学科教师”、中江县“最美女职工领读者”、中江县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中江县“课堂大比武”一等奖;主研省级课题2项,荣获省级课题阶段性成果一等奖,省级结题成果优秀奖;2023年《热点·考点·模拟题》特约作者;100多篇文章发表在《山西教育》《新班主任》《甘肃教育》《当代教育》《教师报》《精神文明报》《甘肃教育报》《德育报》等期刊杂志报纸,8篇教育教学论文收录中国知网,多篇论文荣获成都市、四川省级奖。】




  • 中国新时代教育LOGO

    欢迎访问中国新时代教育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